专业号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遂川县西部、罗霄山脉南段东麓,北连井冈山市,西毗湖南省炎陵县,南与湖南省桂东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7′47″-114°07′19″,北纬26°09′18″-26°26′10″。

保护区南北跨度29.08公里,东西跨度18.54公里,总面积1058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125.88公顷,占总面积的38.97%,缓冲区面积1882.63公顷,占总面积的17.78%,实验区面积4579.49公顷,占总面积的43.25%,涉及五指峰林场以及营盘圩,戴家埔乡和大汾镇的 9个行政村。

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类型,以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南方铁杉种群以及中国中部路线上候鸟迁徙关键通道为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主体山脉海拔1000~1500米,海拔2120.4米的南风面,为罗霄山脉最高峰。保护区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1℃,春夏多雨、秋冬多雾,四季分明,适宜不同习性的生物生长和繁衍。

保护区为赣江一级支流──遂川江的源头,是赣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1.97%,垂直分布的地带性植被3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91个群系,包含了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大部分的植物类型,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由于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直接侵袭、保护区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富集之地和珍稀濒危物种的幸存地。区内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有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有22种,2008年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冷杉。主峰北坡海拔有着连片万亩的南方铁杉林,是江南面积最大的南方铁杉原始林带之一。南风面还分布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云豹、弥猴、穿山甲水鹿、白鹇3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中国中部路线上候鸟重要迁徙通道核心区,鸟类分布种类占江西省鸟类51.35%,占全国鸟类1371种的18%。

千百年来,每年秋、春两季,南迁北徙的千百万候鸟,利用北面南风面,南面齐云山,西南面八面山这三座超2000米高山间所形成的这条46公里长、39公里宽的“高山隧道”中穿行,飞越罗霄山脉这个极其艰难险峻的隘口,故有了“千年鸟道”之称。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自2002年起在保护区所辖的营盘圩鸟类环志站开展鸟类环志,至今已20年,填补了多项鸟类环志和迁徙规律研究空白。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邻近的江西井冈山、齐云山,湖南桃源洞、八面山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为一体,形成罗霄山脉完整的自然保护区域,对长期保存、整体维护罗霄山脉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及其自然演替, 为保护江南腹地珍稀物种和原始类群,提升保护区网络的规模保护效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020荣获,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江西省批复成立,为江西省林业局直属正处级单位,下设戴家埔保护站、大汾保护站、营盘圩保护站(候鸟环志站)、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等管护机构,保护区发展建设从此步入了全新的阶段。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5067984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